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等入围******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2月3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项参评,包括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河北尚义四台遗址、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等。国家文物局表示,推介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按年代早晚排序)
1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2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
3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4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
5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6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7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8 陕西西安太平遗址
9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10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11 河南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
12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
13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14 陕西韩城陶渠遗址
15 山东临淄南马坊大墓和车马坑
16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17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18 广西合浦望牛岭汉墓
19 湖南桑植官田遗址
20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21 陕西西安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
22 吉林珲春古城村1号寺庙址、2号寺庙址
23 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
24 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25 浙江杭州净慈寺遗址
26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27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28 广东佛山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宋代窑址
29 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30 山东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
31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
32 陕西靖边清平堡遗址
邹骥:气候传播应面向公众、面向青年一代******
中新网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6日电 “气候传播应面向公众、面向青年一代。”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近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表示。
在邹骥看来,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多新的体会、新的认知。“全球的气候系统是怎么变化的、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这些都是崭新的知识、崭新的思维。”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16/8b79db3c5c1544f6bf47d2b42cf30676.jpg)
与此同时,公众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今天,大家需要呼吸更清洁的空气、有更清洁的水、更优美的环境,要让自己的健康得到保证。”
相应地,人们对能源的意识、对消费的意识、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十年前、几十年前相比,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这样的变化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全新的任务、全新的使命。
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邹骥指出,从现在到2060年大约还有40年。这意味着,今天的青年一代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
邹骥认为,应通过气候传播让社会公众接受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意识,尤其要为青年一代所接受,并最终转化为青年一代的行动。
他介绍,能源基金会早在七八年前,就专门成立了相关的传播项目。“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认识进展的结果。”
邹骥表示,如果青年一代都能够接受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意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能够通过大家辛勤的劳动,一步一步完成“双碳”目标。
此次边会由中国新闻社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能源基金会协办。(完)
快盈官网地图 |